在这场疫情防控的战役中,没有人是旁观者。它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位中国公民。为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深刻认识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3月9日下午,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举办了一场“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在学生管理部老师们的指导下,中英国际学院学子积极参与了此次思政大课。
本次思政大课特别邀请了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必修课教学内容,解读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中国抗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为什么说爱国是最大的责任担当?冯秀军教授告诉我们,“灾难面前,没有谁能置身事外,从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爱国就是保家卫国,就是为了我们共同的福祉,去做自己国家的建设者和保护人”。少年强则中国强。作为年轻的大学生们,爱国是一种基本的、必备的品质。对此,机械工程专业的付冰同学发表了自己的感想:“疫情战一拉响,便有无数青年奔赴一线,他们将战胜疫情视为己任,展现了青年的爱国情怀、责任与担当,让我们相信这种情会经历千秋万代而不逝。”
付冰同学表示这节课让作为学生的他们了解到,疫情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提醒着人类不要对所谓的征服自然而洋洋得意。“为防止人类一错再错敲响警钟,要坚持绿色发展道路”,“中国从古至今经历过众多灾难,此次疫情从中国共产党、政府、基层的各个方面加大管控才有了中国式的最强管控;在历史中面对每一次灾难的应对措施或有不足,但都给后世的人类带来了改进的空间与思考,我们由此坚信众志成城一定会战疫成功!”
“食用野生动物既不文明,也不健康”,“改变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养成健康文明的饮食习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艾四林教授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呼声越来越高。艾教授所说的话让机械工程专业的刘嘉同学印象深刻,她坚信人类一定要尊重大自然。“这场异常严重的疫情感染了超过八万人,导致了三千多人死亡,并且蔓延到了世界多个国家,尤其是日韩及意大利等国陷入了疫情的严重时期。”
刘嘉同学也坚信这场战役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一场巨大考验,“我们已经与这场艰难的战役中抗争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虽然这场战役无比的艰辛,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甚至经济发展,但是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严密部署下,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疫情的防控以及有了明显的成效。我相信春暖花开的时刻就在不久的将来!”
抗“疫”故事让每个人深受感动,在此次思政大课上四位教授同样将一件件难忘的事分享给同学们。“四位老师讲述了许多防疫战疫的感人故事,从外卖小哥到医护人员,从小区保安到基层干部,我看到了众志成城下中国所创造的奇迹,这让我深受感动”,施泽华同学说。
除了感人的故事,施泽华同学也从课上了解到了国际社会对于此次中国疫情的看法,“看到国际社会对于此次防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看到许多国家正在向我们学习,我更加为我的祖国感到骄傲!希望许多年以后我也可以像当年见证了非典疫情的90后一样,为祖国的建设出一份力。”
“思政大课增强了我的防疫意识,我们虽然不能亲临战场,但是我们永远是国家、武汉、的后勤部队!”,“听完了思政大课,长期以来积压在心头的焦虑和对疫情的疑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对中国的大国风采、大国精神和满满正能量的骄傲和自豪!”,“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我们也能早点返校!”在观看结束后,中英学子们纷纷表示这是一节充满意义和价值的思政大课。
同时他们领悟到,任何时候都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尊重自然,尊重规律;只有团结一致,国家才能富强。一个国家是否强大,就要看面临困难时领导者做出的指引。困难让我们担忧,也让我们强大,作为青春朝气的大学生,更应该肩负起责任,为祖国渡过难关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