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中英国际学院迎来了一场艺术与科技交融的视听盛宴——著名二胡艺术家马晓辉携手她的嘉宾朋友们,以“让AI赋能艺术,让音乐疗愈生命”为主题,带领观众探索音乐与人工智能的跨界可能。中英国际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蔡卉,以及师生代表们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讲座在青年大提琴演奏家龚峻熙演奏的巴赫《G大调第一大提琴组曲》中拉开序幕,醇厚的大提琴旋律瞬间将听众带入高雅的艺术殿堂。随后,二胡与大提琴的跨界合奏《G弦上的咏叹调》惊艳全场,东西方乐器的对话在舞台上交织出独特的和谐之美。紧接着,中英国际学院荣誉教授、海派民乐跨界艺术领军者、国家一级演员马晓辉教授与著名美国心理学教授、心理门诊医生Timothy A Kelly联袂演绎美国乡村音乐《Country Roads》,二胡的婉转与非洲鼓的律动相得益彰,现场观众自发加入合奏,将气氛推向高潮。
马晓辉教授与嘉宾朋友们精彩演绎曲目
AI技术的融入成为讲座的亮点之一,书画家、东方美学倡导者、晓辉七彩二胡“新风尚”发起人之一陈卫家先生的分享为艺术融合打开了全新维度。他展示了他用AI生成的动态油画,画面随马晓辉教授即兴演奏的二胡旋律起伏变幻,数字笔触与音符碰撞出虚实相生的艺术奇观。陈卫家先生将AI技术延伸至创意领域,通过使用算法生成的“虚拟舞者”与“机械马头琴”视频,展现了未来乐器设计的无限可能。最令人难忘的当属即兴行为艺术环节——马晓辉教授身着素色长衫登台,陈卫家先生在其衣袂间用春意主题颜色的油彩进行了即兴创作。色彩与音乐共舞,衣襟化作流动的画布,瞬间点燃了观众对艺术自由表达的共鸣。
马晓辉教授和陈卫家先生使用油彩进行即兴创作
在AI赋能的时代,音乐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表达形式,而是成为连接科技、人文与生命的桥梁。一直以来,中英国际学院都坚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作为学院育人理念的重要一环,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AI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科技赋能,让科技手段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
合影留念